2022 年公链新趋势,你不可不知的「扩容新路线」!

2022年,我们对于区块链扩容,有了一条非常明确而清晰的路线,也就是「模组化思维」。本文将带读者认识模组化公链通常拥有的三个层:执行层、结算层、数据可用性层。
(前情提要:剖析|Layer 2、跨链和公链三足鼎立,谁将实现区块链「可扩展」理想? )
(背景补充:以太坊L2:公链们的真正对手)

最近一段时间,许多读者应该注意到了一个新词:模组化公链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原来一层做的事,给你拆成了两层,甚至三层,毕竟在一层上,不可能三角像一个紧箍咒一样,制约着每一个想要扩容的公链。

当然,L1,L2 这些概念其实很多人并不陌生,但模组化公链,就像是传统网路的 TCP/IP 协议一样,有着更加细化的分层。

在目前主流的共识中,模组化公链应该拥有以下三个层:

  1. Execution Layer – 执行层
  2. Settlement Layer – 结算层
  3. Data Availability Layer – 数据可用性层

Execution Layer – 执行层

这一层是面向用户的一层,放在 ETH 这边,执行层就是各个 Rollup,比如说 Arbitrum,Optimism,将来 ZK-rollup上了,Starkware 和 Zk-sync 也在这一层上,执行层的目的就是快速的把交易给处理完打包。

如果你和我一样经常在各个链来回切着用,你可能有感觉到,大多数时间,Arbitrum 比 Solana,Fantom,Avax这些所谓高速链更加高速,有时候你点一下 Swap,一秒之内就成交了,其他高速链至少都得等个几秒钟。

为什么呢?

因为再怎么高速的链,都得一大群节点形成共识出块,就像 BSC,也是得 21 个节点共识完成之后才能确认,总得个几秒钟的时间。然而 Rollup不需要,一台高性能服务器做 Sequencer(定序器)搞定,单机 Web2,当然快!

Leave a Reply

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